粘度是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。压缩机润滑油粘度过大过小。粘度过大,压缩机的摩擦功率和热量增大,起动转矩增大,机器效率降低;粘度过小,由于不能形成所需的油膜,加速轴承磨损。因此,粘度必须适中。
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很大(例如,当温度从50上升到100时,矿物油的粘度下降到1/3?原稿的1/6)。因此,应选用对粘度影响不大的润滑油。
润滑油的浊点是当温度降到一定值(即润滑油变浑浊)时,石蜡开始从润滑油中析出的温度。制冷压缩机所用润滑油的浊点应低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。特别是在氟系统中,一部分润滑油溶解在制冷剂中,与制冷剂一起流向制冷系统的各个部分。如果石蜡从油中分离出来,会在节流阀处积聚,造成系统堵塞,或积聚在蒸发器的传热面上,削弱传热效果。
在试验条件下,润滑油被冷却到停止流动的温度,即所谓的冰点。对于制冷压缩机使用的润滑油,冰点越低越好。一般来说,冰点应该低于-40。当润滑油和制冷剂相互溶解时,冰点就会降低。
当润滑油(在敞开的储油罐中)被加热到其蒸汽与火焰接触时,闪点的温度称为闪点。制冷压缩机所用润滑油的闪点应高于排气温度25-35,以免润滑油燃烧结焦。一般来说,R12和R22润滑油的闪点应大于160。
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,否则在高温或金属的催化作用下,与制冷剂接触会产生焦炭、酸等有害物质。
润滑油中不应有水,因为水不仅会降低蒸发压力,提高蒸发温度,还会加剧油的化学变化,腐蚀金属。氟利昂压缩机内的水也会引起“镀铜现象”,使铜件和氟利昂分解析出铜,并积聚在轴承、阀门等零件的钢表面。结果,这些表面的厚度增加,轴承间隙损坏,机器运转不良。这种现象出现在全封闭和半封闭压缩机中。
新润滑油一般不含水分和机械杂质,因为制冷压缩机用润滑油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脱水处理。但脱水后的润滑油吸湿性强,在储存、运输和加油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。
击穿电压是润滑油绝缘性能的指标。纯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,但当润滑油中含有水分、纤维、灰尘等杂质时,会降低绝缘性能。
在全封闭和半封闭压缩机中,冷冻润滑油的击穿电压一般要求在25kV以上,因为冷冻润滑油应直接与电机绕组的漆包线接触。
制冷润滑油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
1、润滑相互摩擦的零件表面,使摩擦表面被油膜完全分离,从而减少压缩机零件的摩擦功、摩擦热和磨损。
2、带走摩擦热,使摩擦部位的温度在允许范围内。
3、在活塞环与气缸表面、轴封摩擦面之间的密封处加注润滑油,防止制冷剂泄漏。